暑期更要防溺水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 2025-07-28

概要: 应城华茂外国语学校:家校携手筑防线,师生同心防溺水

家校携手筑防线

师生同心防溺水

暑期,游泳、玩水成为了大家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然而,每年夏天,因溺水导致的悲剧却屡屡上演,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溺水事故已成为危害青少年生命安全的 “头号杀手”,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安全、快乐地度过夏天,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发出最诚挚的呼吁:请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惨痛案例,敲响警钟

【案例一】2024 年 5 月,广西南宁一位 20 岁钓友,在下水捞鱼竿时被卷到滚水坝水底,不幸溺水身亡。滚水坝形成 “死亡沸腾线”,水流湍急、不断翻滚,即便水性好的人也难以挣脱 。

【案例二】2025 年 7 月 20 日,34 岁中国男游客在泰国甲米府兰塔岛海域游泳,当时海浪汹涌,游客下海不久就在朋友面前消失。当地救援人员与海军、警察冒着巨浪搜寻,最终发现其遗体 。

【案例三】2025 年 7 月 22 日下午 3 点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 6 名少年在韩甸镇永和村附近拉林河游泳时溺水。

【案例四】2024 年 8 月 20 日,广东肇庆 8 岁女孩贝贝在健尔美恒温游泳运动城参加首堂游泳课时溺水。

【案例五】2025 年 7 月 19 日,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水洋村梭米河,两名小孩不慎落水。



 牢记“六不准”,远离危险水域

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同学们务必牢记防溺水 “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管自己游泳技能如何,私自下水都存在极大风险。独自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难以自救。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未经家长或老师同意,和小伙伴们私自相约游泳,一旦出现意外,同伴们可能因缺乏救援经验而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3. 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家长和老师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他们的陪伴下游泳,安全更有保障。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陌生水域的水深、水流、水下地形等情况不明,潜藏着诸多未知危险,如暗礁、漩涡、淤泥等,贸然下水极易发生意外。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一旦出现危险,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危险系数大大增加。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如果自身游泳技能不熟练,盲目下水救人,不仅救不了他人,还可能让自己陷入险境。

同时,大家要清楚了解溺水的高发场景,主动远离这些危险区域:

  1. 野外水域像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这些地方水深不一,水下情况复杂,可能有暗流、漩涡、水草缠绕等危险,容易发生意外。[插入一张野外危险水域的图片,如一条看似平静但实则暗藏危险的河流,图片来源:[具体图片网站链接]]

  2. 无人看管的水域缺乏安全员和救生设备的地方,一旦发生危险,难以及时救援。例如一些废弃的矿坑积水形成的水塘,周围没有任何防护和警示标识。

  3. 游泳池即便在正规游泳池,如果疏忽大意,比如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前往深水区,或者在水中嬉戏打闹过度,也可能发生溺水,尤其是儿童,更需要时刻有人看护。

  4. 海边海浪、暗流、离岸流等都可能造成溺水,甚至经验丰富的游泳者也可能遇险。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实则暗藏汹涌。


 溺水自救与救援,科学方法是关键

(一)溺水自救方法

万一不幸落水,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因为慌乱只会加速体力消耗,导致身体更快下沉。可尝试以下自救方法:

  1. 放松身体,采取仰漂姿势:尽量让身体放松,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用嘴呼吸,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如果身边有漂浮物,如木板、空水瓶等,要迅速抓住,借助其浮力使身体漂浮。

  2. 大声呼救:在确保口鼻露出水面的情况下,大声呼喊 “救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挥手示意,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位置。

  3. 抽筋时的应对:若在水中发生抽筋,如小腿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用手抓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另一腿和双手用力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若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反复多次,缓解抽筋症状。


(二)正确救援他人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同学们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援方法:

  1. 大声呼救:立即向周围的成年人求助,呼喊 “有人溺水了”,让更多人参与救援。同时,拨打 110、120 等紧急救援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溺水地点等关键信息。

  2. 利用工具救援:迅速寻找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如竹竿、树枝、绳子、救生圈、空的塑料桶等,将其伸向溺水者,让溺水者抓住后,小心地将其拉向岸边。如果是长绳,可先将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再将另一端抛给溺水者。

  3. 水中救援技巧(专业人员或熟练游泳者适用):若自身具备专业救援能力或游泳技能熟练,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下水救援。接近溺水者时,要从背后或侧面靠近,避免被溺水者紧紧抱住。用一只手从溺水者的腋下穿过,握住其另一侧手臂,采用侧泳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带至岸边。

(三)心肺复苏(CPR)操作方法

如果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没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如下:

  1. 判断意识轻拍并呼喊溺水者,观察其有无反应。若没有反应,立即开始下一步。

  2. 胸外按压将溺水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溺水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 / 分钟,按压深度约为 5 - 6 厘米。

  3. 开放气道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如泥沙、水草等,然后采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4. 人工呼吸捏住溺水者鼻子,口对口吹气 2 次,每次持续约 1 秒,观察其胸廓是否有起伏。

  5. 持续操作按照 30 次胸外按压、2 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家长监管,为孩子安全筑牢防线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在防溺水这件事上,家长肩负着重要的监护责任。希望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安全教育经常和孩子一起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通过真实案例让孩子深刻认识到溺水的严重危害,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树立起防溺水的安全意识。

  2. 做好日常监管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做到 “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内容、知归时。特别是在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段,更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避免孩子私自外出到危险水域玩耍或游泳。

  3. 陪同游泳需尽责如果带孩子去正规游泳池游泳,家长务必全程陪同,时刻留意孩子的动向,不要只顾自己玩手机或与他人聊天,确保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

  4. 学习急救技能建议家长们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对孩子进行救助。

生命无价,溺水危险不容小觑。老师、同学们,家长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防溺水安全教育中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牢记防溺水知识,远离溺水危险,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夏天!


关键词: 暑期更要防溺水

相关资讯

公告

校园风光

教学教研

新闻资讯